始终都没有弄明白,该是把长在山上的茶,和经过涅槃或是嬗变后的茶怎样去称谓,按说不能统一叫茶,虽然在情感上我们不能划分,但长在山上的茶与我们喝到口中的茶已经发生了物理的、化学的变化,是由一种物质的逝去,到另一种物质的重生。
这也许就是茶的禅意。我也知道,茶与茶之间是有区别的,从颜色上看,有绿茶、红茶、白茶、黄茶等等之分;从味道上讲,有清香、淡香、郁香、茉莉花香等;从制作方法上看,有发酵的和不发酵的。这就使茶有了多重性,从而也就适合了不同人的口味。不过,可能是因为我生在茶山的缘由,所以习惯上总是以绿茶而概称茶了。
在我们老家茶叶,有人把刚采来的叶子叫茶叶子,也称草茶。我想,草一说,似乎恰当些,这也让我想到了“尝百草、济苍生”的典故,这里的草自然包括叶。由草及叶,由叶到茶,既合情合理,又升华了茶的本质和想象。
还有的是,人们又把草茶叫做青,于是就有了采青、晒青、杀青等一系列采茶,制作茶的活动。
采青,这也许是源于古时人们喜欢踏青的缘故,结果就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。采青一词极富想象力,有采择春天气息的构想,也有放飞心灵的寓意,是浪漫加情怀的结合体。
采青大都是姑娘们完成的,她们三五一组,十人一群,穿着蓝底花边的衣服,戴着草帽,活跃在梯田般的茶园中。采集的是天地灵气,沐浴着早春的阳光,时而伴着歌声,时而撩起细雾,在高山之上,茶园之间,采一叶一芽的茶青,然后置于篮内。每当装满篮以后,又将所采的茶青运回茶农的家里,等待茶的制作。这种往返的整个活动,似蝶翩舞,也像蜂酿蜜。
而晒青,就是另一番韵味了。晒青,是把刚采的茶叶进行晾晒,有室内晒青和室外晒青两种。初看上去,室外晒青像茶农秀着自家的山珍,也像晒着自家的幸福。晒青的目的,是把茶青采下来后放在空气中,让它消失一部分水分,免得让茶变得臃肿和浮躁。水分的消失是透过叶脉有秩序地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的,每部分的细胞都在消失一定量的水分,只有这样,才能产生发酵的作用。如果失水过多,叶子晒干就会造成味薄。如果形成积水,没有搅拌好,会造成苦涩。
晒青的方式,是采取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。静置就是放置不动,好让水分补给到边缘的地方。浪青就是搅拌,先是促使水分平均消失,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擦,促进氧化,以达到晒青的目的。杀青,从字面上讲,就是动用武力。杀的是锐气、杀的是稚嫩、杀的是目无一切。任何事情都不能自由泛滥,如果过度的话,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。
杀青就是在关键的时候,用高温杀死叶细胞,停止发酵,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。然后,去接受炒青与蒸青。
炒青就是锤炼香气的,只有经过不断地锤炼,才能得到预想的效果,坚持的是百炼才能成钢的道理。蒸青则是保持翠绿,同时保留着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,从而也就保住茶的最初本色。
至于揉捻,是待杀青完成过后,将茶叶像揉面一样地揉捻。经过反复的揉捻,揉去的是青涩、揉去的是岁月的痕迹,保留的是动人的身段。其作用有三:一是揉破叶细胞,以利于冲泡,让我们可以喝到纯真、味美、可口的香茗;二是揉成条形,使成品的茶和杯中的茶既丰富又多彩。特别是杯中,你不光可以看到婀娜多姿,还可以看到小鸟依人,更能看到银毫翻滚,相信其结果会是茶不醉人人自醉。三是塑造不同的特性,适应更多人的口味。
烘干,说白了就是瘦身,使茶达到窈窕淑女的形状,这不仅仅是人们审美标准的需要,更是优良茶的品质需要。揉捻完茶以后,只算是初步完成,这时还需要把水分蒸发掉,这个过程称之为烘干。
烘干就是把原生活中,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虚假的成分全部烘走,保留本真与精华的东西。其过程是精心的、漫长的,不过,这事可急不得,也快不得,如果心急了,会适得其反,只有循序渐进,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……
如今,茶不仅实现了华丽的转身,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已不再是生津止渴的唯一,而是赋予了许多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。试想,如果把经过加工后的茶喝进口中、把春的气息留在心里,那种惬意,我相信是用语言无法描绘的。
一杯好茶,包含着许多禅意,喝得出的是滋味,品不尽的是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