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USB Type-C诞生之前,笔记本电脑上运用的都是USB Type-A接口,体积相对大。即使当时已经有了Micro和Mini两种小尺寸的USB接口,但不能正反插的规划极其不便。于是在2013年左右,PC行业大佬英特尔、AMD、惠普和微软等商量着开发一种新的USB接口。这种接口要体积小到可以放在轻薄笔记本上,方便插拔,还能“一口多用”。需要能同时传数据(超高速)、传音频、传视频和供电。随后更多公司加入了这一计划,包括苹果和谷歌(谷歌那时刚开始做Chromebook和全尺寸安卓平板)。
USB Type-C的诞生赶上了USB 3.2 Gen 2(原USB 3.1)的发布,这让当时很多USB Type-C接口都支持USB 3.2 Gen 2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误以为USB Type-C接口就一定支持高传输速率。第一款运用USB Type-C接口的产品是诺基亚N1平板电脑。
■USB Type-C让手机音响更好
从消费者角度来看,对USB Type-C的最直观印象还是在手机上。不仅是因为这个接口在手机上普及最为彻底,更是因为取消3.5毫米耳机接口后,我们的普通耳机必须配合Type-C转接头才能运用。
从方便性角度来讲,这绝对是个退步,所以大部分消费者肯定都不喜欢用USB Type-C接口听歌。但如果从音频角度来讲,USB Type-C接口则给了非音乐手机(现在基本都是)提升音质的机会。比如魅族此前推出的HiFi解码耳放。
相似解码耳放造型和手机包装里面自带的3.5转Type-C转接头造型相似,只不过线粗了几毫米,插头宽了几毫米。因为Type-C解码耳放内置了独立的音频芯片和配套电路,线的品质也有提升。如果产品规格不错,那么这种Type-C解码耳放还是能够带来一定听音体验提升的。音质提升可能不那么显著,但降低底噪音会比较显著,弥补了大部分手机不注重音频的缺陷。
随着具有话题性的厂商魅族推出了HiFi解码耳放,这类产品越来越受关心。乐之邦、节奏坦克等厂商都有相似产品,甚至辉煌不再的HTC也有过自己的“神线”。
■安卓、苹果iOS都能用的PD充电
前面提到了供电也是USB Type-C诞生之初的重点功能之一,有了PD协议的加持,USB Type-C接口能承受几十甚至上百瓦的功率,在笔记本和手机快充技术方面都已广泛运用。PD充电的最大优势就是通用性,如果输出规格合适,一个PD充电适配器可以给iPhone、iPad、笔记本电脑和安卓手机/平板在内的多个设备快速充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