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获得 200积分 奖励! 此主题由于“感谢分享”被超级版主镇远将军奖励200积分!
在网络上,一个协议对应于管理系统之间如何相互通信的规则。一个协议族是一系列协同工作的协议的集合。OSI模型和TCP/IP模型是现在网络中常用的协议。
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OSI RM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,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)。OSI 参考模型很快成为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。
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: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;提供了不同厂商之间的兼容性;促进了标准化工作;结构上进行了分层;易于学习和操作。
OSI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基本功能如下:
物理层: 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流,规定了电平、速度和电缆针脚。
数据链路层:将比特组合成字节,再将字节组合成帧,使用链路层地址(以太网使用MAC地址)来访问介质,并进行差错检测。
网络层:提供逻辑地址,供路由器确定路径。
传输层:提供面向连接或非面向连接的数据传递以及进行重传前的差错检测。
会话层:负责建立、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。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。
表示层: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,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。
应用层: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,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。
网际层协议:包括:IP协议、ICMP协议、ARP协议、RARP协议。传输层协议:TCP协议、UDP协议。应用层协议:FTP、Telnet、SMTP、HTTP、RIP、NFS、DNS
TCP/IP模型同样采用了分层结构,层与层相对独立但是相互之间也具备非常密切的协作关系。
TCP/IP模型将网络分为四层。TCP/IP模型不关注底层物理介质,主要关注终端之间的逻辑数据流转发。TCP/IP模型的核心是网络层和传输层:网络层解决网络之间的逻辑转发问题,传输层保证源端到目的端之间的可靠传输。最上层的应用层通过各种协议向终端用户提供业务应用。
数据链路层:
如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一样,每一台网络设备都用物理地址来标识自己,这个地址就是MAC地址。网络设备的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。MAC地址长度为48比特,通常用十六进制表示。MAC地址包含两部分:前24比特是组织唯一标识符(OUI,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),由IEEE统一分配给设备制造商。例如,华为的网络产品的MAC地址前24比特是0x00e0fc。后24位序列号是厂商分配给每个产品的唯一数值,由各个厂商自行分配(这里所说的产品可以是网卡或者其他需要MAC地址的设备)。
网络层:
现在至少有一个概念了吧:物理地址(MAC);逻辑地址(IP)
传输层:
端口号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服务。
TCP允许一个主机同时运行多个应用进程。每台主机可以拥有多个应用端口,每对端口号、源和目标IP地址的组合唯一地标识了一个会话。端口分为知名端口和动态端口。有些网络服务会使用固定的端口,这类端口称为知名端口,端口号范围为0-1023。如FTP、HTTP、Telnet、SNMP服务均使用知名端口。动态端口号范围从1024到65535,这些端口号一般不固定分配给某个服务,也就是说许多服务都可以使用这些端口。只要运行的程序向系统提出访问网络的申请,那么系统就可以从这些端口号中分配一个供该程序使用。
端口号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服务。常用的:ssh 22 telnet 23 smtp 25 pop 110 imap 143 http 80 https 443
TCP允许一个主机同时运行多个应用进程。每台主机可以拥有多个应用端口,每对端口号、源和目标IP地址的组合唯一地标识了一个会话。端口分为知名端口和动态端口。有些网络服务会使用固定的端口,这类端口称为知名端口,端口号范围为0-1023。如FTP、HTTP、Telnet、SNMP服务均使用知名端口。动态端口号范围从1024到65535,这些端口号一般不固定分配给某个服务,也就是说许多服务都可以使用这些端口。只要运行的程序向系统提出访问网络的申请,那么系统就可以从这些端口号中分配一个供该程序使用。
SMTP(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)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
这些知识喜欢吗?提个小问题吧!
我们常说的二层是指哪一层?三层又是指哪一层呢?
喜欢就收藏吧,收藏不迷路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