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出了2篇西数小硬盘320G和500G维修详细案例,因为6,7,8,9旺季,我没有太多时间写另外的西数硬盘维修案列,现在今天进入了9月22日,今天凌晨起来就开始写论坛了。最近2天修了一个1TB西数叠瓦盘,分享给各位大哥!
这个是给客户升级笔记本固态硬盘的时候,捡到一片硬盘识别显示全感叹号的一个西数WD10SPZX单碟(电路板带锁的叠瓦盘),我初步认为是因为主控锁定,这种如果不用专业PC3000维修,难度极大,但是作为技术员的我们,特别是我对成千上万个西数硬盘的维修经验,肯定都不是用的那种几万的专业工具,而是追求免费的才是最好的技术。于是购买800066解锁板,还是用我的TREX免费工具硬核维修。
首先进行故障判断:首先硬盘正常通电,我上机后进入MHDD,初始无法识别,经几分钟等待与尝试才成功检测到硬盘,随即按F8读取SMART信息。数据显示,01项计数达数十万,05与C5项计数超两千,显然并非简单的“逻辑坏道”(校验错误)。当我尝试扫描时,硬盘直接报错“RECAL FAIL”并掉盘。
之后反复通电,抓住一次认盘机会进入DOS版TREX,输入DID指令查看硬盘基本信息。起初我怀疑是磁头损坏,修复希望渺茫,但DID结果显示“家族ID无法读出、硬盘型号读取不完整”,这让我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固件上。进一步观察硬盘声音:起转后无敲盘或划盘声,不认盘时会反复复位,认盘后则正常上电旋转,由此推测大概率是固件故障或固件区存在坏道。
为验证猜测,我尝试读取2F模块,长时间无反应后提示超时;接着读取01模块,直接报错0x4F10并掉盘,印证了此前关于固件问题的判断。如下图
再次捕捉到硬盘认盘时机后,我立即输入“sfall”指令查看硬盘基本信息。该指令下信息能正常显示,说明硬盘ROM模块完整,排除了ROM损坏的可能性。
经核查,原盘固件微码应为“0566B”,但结合此前读取模块超时、报错的情况,通过“备份原盘固件后初始化自校准”的方案已无法实现。最终确定调整方案:放弃原盘固件修复,改用现成的“0506B”固件进行校准操作。操作前,已记录下原盘的DCM、P码与Z码,为后续固件写入与参数匹配留存关键数据。
在明确硬盘所属PALMER家族后,我启动固件准备流程:首先解压该家族专用固件包,从中提取关键模块,包括10模块、411模块、3408 AC ERASE模块,以及用于固件区磁头飞行高度调整的243B Mini TouchDown模块。
为避免因参数设置失误导致重新跑盘,我仔细修改了Field List(字段列表),确保各项配置与硬盘型号、固件版本精准匹配。软件配置完成后,物理更换此前购买的新800066解锁板,为后续固件写入与校准做好硬件准备。
由于流程太多,我自己又添加了很多流程,后面的图我就只放关键流程了。2401固件区ARCO顺利通过,表示这款固件与硬盘本身是兼容的。
智能烧录流程结束,显示固件区坏道。固件区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坏道,凭经验应该不会影响到载入固件。
经过9981难,硬盘已经结束了2420流程,也就是说设置完了各个Zone的TPI和扇区密度,确定容量能够达到1TB,到这里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。
容量校准结束后,就是熟悉的2407 全盘ARCO 241E 241F PMET CC 0x2414了;还有确保信道测试HOT ARCO 0x2409了。这些步骤我没有全拍上,不过都完美跑过了。
全盘写RRO测试。由于密度大、转速慢,两个头大概校准了十一个小时,不过倒是没有log记录。
上述流程结束之后,就该全盘扫描缺陷并生成P表了。在经过了将近50个PST流程之后,自校准就正式结束了。
再手动跑一个3422和3423流程吧
出盘后立刻根据原盘的型号进行信息和硬盘功能的配置,绝不能让人看出修过
西数叠瓦空盘会对没有数据的地方直接返回0,因此测试空盘速度奇快(下图1)没有任何意义,因此先对这块盘进行全盘随机擦除再进行测试(下图2)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盘从一个头换到另一个头时会出现白块(下图3),延迟比较高;而从另一个头切换回来是灰块,延迟比较低。因此这个盘白块比较多,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型号的盘的通病。最终测试结果见最后一个图。除开头卡了个绿块之外,其他部分扫描完美。
给这个盘跑个曲线,符合标准的西数叠瓦盘特征(末尾突然高上去)。
最后随便修改一下盘的通电时间和次数,一个二手盘9999新价值600块的西数1TB笔记本硬盘就诞生了,等待有缘人。
呕心沥血的几个小时,终于完美完成帖子,希望管理加一个精鼓励鼓励!